首页> 中文期刊>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文言文理解文意题的错误类型及矫正

文言文理解文意题的错误类型及矫正

             

摘要

每年高考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都是文义理解(分析概括文章内容)题。这道题设置四个选项,四个选项的内容按行文顺序表述。命题者往往在错误的一项中设置"陷阱","引诱"考生上当,怎样才能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呢?研究试题错误选项的类型尤为重要。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命题者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句加以错误地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1.2010重庆卷第10题c项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原文“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古代表示“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另外,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也有矛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