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科纵横》 >儒家与佛教从情感到本体之生存论路径——以儒家之乐与佛教之苦为基点的分析

儒家与佛教从情感到本体之生存论路径——以儒家之乐与佛教之苦为基点的分析

         

摘要

儒家主张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的“孔颜之乐”,而孔颜之乐的达成需借由德性本体之开显。佛教则认为“一切皆苦”,而此一切皆苦通于“无常”,亦通于“无我”,故应诉诸诸法实相本体之揭示。就生命的实际呈现而言,一般性生命样态有着相较于理想性生命样态的先在性,即与境界和本体相关涉的乐、苦必然首先发起于一般生命情感之中。因此,儒家与佛教思想之中分别存在一条围绕着乐和苦的从情感到本体的生存论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