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 >板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板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摘要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又称栗子、瑰栗、毛栗、风栗,是我国特产,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祖国医学认为,板栗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有补肾、健脾等功效。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肾主大便,栗能主肾”。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栗子,味咸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肌,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故板栗有“肾之果”之谓。板栗还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增进人们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