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开发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市化模式

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城市化模式

         

摘要

在参考现有城市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城市首位度来对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剩余人口流动进程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农民土地物权的权能不足导致农村土 地对农民的束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通过保留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保对农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全面转移的流动方式,导致我国出现典型的分散城市化模式,城市规模分布不甚合理,降低了城市体系的总体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户籍和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推动农村人口的高效流动,优化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这一联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处分权能,固化农村土地的分配权,将其与户籍身份脱钩,构建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