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今日药学》 >结直肠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引流液分离阳性率与SSIs的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癌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引流液分离阳性率与SSIs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细菌分布的相关性,以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发生与易感菌株关系.方法 采集本院164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指导原则进行结果判断,并采用统计方法对所取标本相应的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术后SSIs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引流液各组标本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4组手术方式中的引流液细菌分离阳性率不全相同(P=0.031),其中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组、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组(Dixon's术组)较高,分别占36.0%(9/25)、32.6% (29/89).总体SSIs发生率为6%(10/164),以Dixon's术组较高(7/89).其样本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Dixon's术引流液细菌分离阳性率与术后SSIs的发生有关联性(P<0.05).结论 不同手术方式易感菌株的来源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G-菌为主,结直肠癌手术方式与易感菌株引起术后SSIs存在一定关联性.

著录项

  • 来源
    《今日药学》 |2014年第9期|644-648|共5页
  •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06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药事组织;
  •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易感菌株; 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