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校园(学习)》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

         

摘要

感悟,是指在与文本进行充满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对话中,凭借语境直觉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想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教学,笔者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存在拖腔调或没有感情的问题。课上有教师的范读和指导,学生还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情来,可课后一旦没有了教师的指导,很多学生便找不到朗读的方法,只会逐字逐句的念,甚至常出现添字或漏字的现象,这些问题归跟到底还是由于缺少语感所造成的。怎样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呢?笔者认为对课文的感悟要扣着读书进行,即“扣读导悟,读中求悟”。应让学生触摸语言,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而通过自己诵读把这种感悟读出来。

著录项

  • 来源
    《新校园(学习)》 |2014年第2期|207-207|共1页
  • 作者

    申西玲;

  • 作者单位

    广西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