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建筑》 >“非场所”理论视野中的商业空间——从香港垂直购物中心审视私有领域的社群性

“非场所”理论视野中的商业空间——从香港垂直购物中心审视私有领域的社群性

         

摘要

在消费主义与公共空间此消彼长关系的讨论中,建筑师的责任经常被忽视.从这个基本问题出发,依据马克·奥吉的当代人类学方法,以香港垂直购物中心为案例,发现当代都市新的空间对象,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私有领域社群空间的人类学含义.香港的特殊政治经济地位孕育了一种在消费空间内形成的市民社会.在亚洲金融危机与SARS之后,香港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空间,这些空间整合了观光与消费两种活动,在多种客观压力下创造出了大量极端的空间组织形式.针对这种现象,试图探讨这些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在重构人群的身份认同中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