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摘要

以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红茶和单丛茶为试验材料,采用HS-SPME-GC-MS方法,比较分析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加工的红茶和单丛茶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探明不同茶树品种红茶和单丛茶的特征性成分,为深入了解茶树品种特性和加工工艺对香气轮廓的影响提供借鉴.结果 表明:萜醇是鸿雁12号(HY12)、大叶奇兰10号(QL10)、岭头单丛(LT)和乌叶单丛(WY)中最丰富的挥发性成分.萜醇和芳香醛是HY12和QL10的主体挥发性成分.萜烯、烃类、萜酮和脂肪酮是构成LT和WY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吲哚可区分LT和WY香型.PLS-DA进一步证实,遗传背景相似且加工工艺相同的WY和LT香气轮廓略有差异;遗传背景不同但加工工艺相同的QL10和HY12香气轮廓不同.因此,相同的加工工艺其主体挥发性成分相同,但茶树品种的遗传背景决定茶叶香气轮廓.

著录项

  •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2020年第1期|242-252|共11页
  •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640;

    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遗传背景; 挥发性成分;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