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研究》 >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

         

摘要

cqvip:庄子在《齐物论》中借南郭子綦之口提出“人籁、地籁、天籁”的问题。历来学者对“天籁”的解释皆误。天籁实质上是指人因遭遇、身体感受、心情、情感等原因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有别于人籁(用乐器所吹奏的音乐)和地籁(山川、林木、窍穴等因风的吹拂回荡发出的声音)。嘘气出声是人最自然的发声,是人的本能。庄子特别重视人的感情,重视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反映。人的嘘气、呼气同人走路,同人最原始的动作及人心脏跳动的节奏一样,都是二节拍的。庄子说的“天籁”反映了人类节奏感形成的本原,这比西方学者提出的节奏产生于乐器的说法更合于实际。庄子重视情,而反对伪情,这也是诗歌最根本的原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