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法学》 >谈对会道门案件的定性问题

谈对会道门案件的定性问题

         

摘要

正 (1)会道门组织在历史上的反动性,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最早的会道门产生于元末明初,大多成立于清末和民国初年。这些组织多数仅是封建社会落后愚昧、行帮义气的产物,个别的在早期有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如“义和团”、“小刀会”。其反动性是反动阶级操纵和利用的结果; (2)会道门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封建迷信活动,这种表现在外部的各个行为特征,孤立起来看,一般难以直接看出行为人的真实的主观目的; (3)参加会道门组织的成员,现在与建国初期有很大不同,既有一般的落后群众,也有在职职工,甚至还有共青团员、中共党员和国家干部,多数人确系封建迷信思想的俘虏; (4)会道门活动常常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掩护,把党的宗教政策作为其成立、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