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之”

         

摘要

正 汉语文言里的“之”字,几乎逐处见用,其名又列于“之乎者也矣焉哉”之首,可见它既常用而又重要。“之”的源流如何?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哪些词汇意义与语法作用?究竟怎样去辩认它们?就此谈一管之见。 一、“之”的源流 古代汉语,基本上属于具体地描写的语言学的范畴。它作为古代社会主要的书面交际工具,必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发展变化。因此,我们对于文言“之”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相对的静态事实,又要看到它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