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类型学视角下吴语“形容词+得+程度副词”考察(下篇)

类型学视角下吴语“形容词+得+程度副词”考察(下篇)

     

摘要

朱德熙根据组合形式的差异,把汉语的述补结构分为组合式和粘合式两种,组合式述补结构中有结构助词“得”。组合式述补结构明清白话文献最常用的是“A得很”,此外,还有“A得紧”与“A得极”,明代白话文献开始运用,分布范围较广;还有“A得凶”“A得野”“A得势”“A得猛”等,分布范围狭窄。到了现代,“A得很”仍最常用,“A得紧”“A得极”“A得凶”“A得野”“A得猛”等在普通话中已消亡,但在使用吴语的一些地方还存在,如浙江浦江、衢州等仍有“A得紧”,江苏苏州老年人仍有“A得极”“A得野”“A得势”,浙江诸暨、宁海、天台、临海、温岭等仍有“A得猛”,安徽德兴仍有“A得凶”。现代方言又产生了一些新的“A得+程度副词”,如“A得险”“A得魂”“A得类”“A得恶”等。近代汉语有“A得慌”,北方方言中分布范围较广,普通话也有,而且性质已发生转化,有人认为当代汉语“得慌”有附缀化特征,“X得慌”有构式化趋势,语法化程度高。有学者认为“副词+A”不如“A得+副词”所表达的程度深。明清白话文献还有“副词+A得+程度副词”用法,所表达的程度比“A得+副词”还要深。“A得+程度副词”与“副词+A得+程度副词”很有类型学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