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论中国文学的跨语言真实性——以Simon Patton的中国文学翻译识解为例

论中国文学的跨语言真实性——以Simon Patton的中国文学翻译识解为例

         

摘要

保持中国文学的跨语言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异域的传播过程中避免出现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误译、误读和文化挪用等问题。换言之,要保持中国文学的跨语言真实性,译者要在翻译中深入体验文本的世界与译者自身的离散身份,并对翻译的语言有认知性体验。真实性翻译针对文学翻译的审美特殊性以及语言特殊性,关注带有意识层次的翻译策略。关于真实性翻译,澳大利亚的翻译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人物Simon Patton构建的翻译真实论包括三个层面:审美真实论、身份真实论和语言真实论,为中国文学提出了新的翻译识解研究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