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

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

             

摘要

他者性美学是在他者性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列维纳斯从他者的超越性出发,把审美界定为超越经验意识的感觉,把美确定为物的本原状态。这样,他的美学就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而否认了审美的超越性。同时,他认为美只是"物"的还原,它超越于存在,因此不是主体,也不是人的对象,与人无关。这一思想固然摆脱了主体性,但也否定了审美的主体间性。另一个他者性美学家路易斯认为,审美源于道,道是他者,具有伦理性。艺术的他者性体现在语言、文本、创作、接受各个环节,因此审美具有公共性、客观性,而不是主体性的活动。这一理论使审美的超越性和主体间性发生了变异。从本质上说,他者性美学对他者的超越性和非主体性的强调,实际上是超越性和主体间性理论的扭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他者性美学的发生,为肯定审美的主体间性和超越性开辟了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