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史杂志》 >“落英”新解

“落英”新解

         

摘要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昔餐秋菊之落英”。这里的“落英”究竟该怎么讲?从宋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一派认为:“落”训为“衰落”、”掉落”,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王安石。 另一派认为,菊花从来不会从枝止掉落,因此,“落”应训“初”、“始”,“落英”即“刚开的菊花”。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多了,他们是:欧阳修、苏轼、冯梦龙、洪兴祖、陆佃、吴曾、费衮、魏庆之、陈锡璐、吴景旭。 还有一派,与第一种主张大同小异。他们认为:“落英”不必横生曲解,径直解为“陨落”即可。菊花本不陨落,而屈子却言“餐陨落之菊花”,这其实是表明自己枉费心机,徒自劳神,自找痛苦,最终一无所获。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楼钥。 然而,仔细想来,以上三派意见都有难尽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