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民间信仰政策的变迁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民间信仰政策的变迁

         

摘要

民间信仰政策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信仰政策进行梳理与探讨。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信仰政策经历了“依附性”均衡期(1949-1957年)、“政治化”断裂期(1957—1977年)、“合理化”断裂期(1978—2000年)、“合法化”均衡期(2001年至今)四个阶段的演进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焦点事件的触发、社会舆论的渲染、政策话语联盟的助推、政策决策系统的注意力分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构民间信仰政策间断均衡变迁的内在机理,体现了我国民间信仰政策实践的本土化特色。研究不仅检验间断均衡理论在我国民间信仰政策过程中的适切性,而且还从政策过程视角为新时代健全民间信仰政策体系提供有益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