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文中国学报》 >和製漢詞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以黄遵憲和梁啓超爲中心

和製漢詞在中國的傳播及影響:以黄遵憲和梁啓超爲中心

         

摘要

cqvip:中國傳統文學發展到清末民初,在性質和形式上出現了巨大改變,由'文言'過渡至'自話'在形體上出現了新奇的創造。不僅如此,文學精神與作家創作的態度,同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20世紀初,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大量和製漢詞傳入中國,日本成爲當時中國從外部世界獲取新知識的主要途逕。黄遵憲和梁啓超是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足迹的先驅者。黄遵憲駐日四年餘,著《日本國志》和《日本雜事詩》等書,最早向中國全面地介紹了日本。梁啓超在百日維新失敗後流亡日本,滯留十餘年,期間創辦《清議報》和《時務報》等報刊,推動中國社會的改革,在學術上深受日本影響。兩人對日文書籍内容的理解與東洋文化的推廣有著密切關係。本文擬通過黄遵憲和梁啓超兩人與日本的淵源,觀察並比較有關的文本及報刊,試圖探討他們對和製漢詞在中國的傳播起了哪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