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医急症》 >连豆清脉方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连豆清脉方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作用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连豆清脉方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空白预防组(空预组)10只、模型组10只、辛伐他汀预防组(辛预组)10只、连豆清脉方预防组(连预组)10只;后4组大鼠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早期AS模型,同步采用连豆清脉方、辛伐他汀,分别对大鼠AS模型进行预防性干预.并对主动脉血管壁厚度、组织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血清NF-κB水平检测计算.结果 1)光镜下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存在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壁厚度明显薄于模型组(P<0.01),但是和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大鼠左心室组织PARP-1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PARP-1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是明显高于空预组(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2)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连预组和辛预组TLR-4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连预组低于空预组(P<0.05).大鼠血清NF-κB水平各组间存在差异(P=0.001);其中连预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空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豆清脉方可预防高脂饮食导致的AS形成;其机制与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PARP-1、TLR-4、NF-κB等环节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