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理大学学报》 >感知失真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心理学学习札记

感知失真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心理学学习札记

         

摘要

cqvip: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客体物理的与自身心理的、生理的因素制约,出现感知到的信息与客观实在的种种偏差。将人对现实世界的感受集中化、物态化了的文学作品,有时展示出这种主体感知失真的现象,往往会活灵活现地将自然之美转化为人工之美,突出主体美感形成的心理流程,对文学形象的生动性、作品与作者情感的真实性、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等,带来“虽假胜真”的特殊意义,本文试结合心理学常识和一些作品实例,来进行粗略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