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了解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类型,不同出血程度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56例初诊AL患儿血浆中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M),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D-二聚体(D-D)含量,并用常规方法检测了56例AL患儿的血小板(BP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g).结果 56例AL患儿的SFMC、D-D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均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比较,ANLL患儿组的SFMC、D-D的血浆含量显著高于ALL组.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与其它初诊时白细胞数低于10×109/L的AL患儿比较,TM、SFMC、D-D均有显著差异(P<0.05).无出血组与正常对照比较,SFMC、D-D及BPC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轻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BPC减低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重度出血组与轻度出血组相比较,TM、SFMC、D-D、3P试验、Fg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1、儿童AL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凝血、纤溶紊乱,以HLAL患儿最严重.2、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是导致AL患儿严重出血的重要原因.3、SFMC、D-D在反映AL患儿的凝血、纤溶紊乱方面较常规的出凝血检测项目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