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朦胧的群像——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人物形象论

朦胧的群像——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人物形象论

             

摘要

人的发现,是五四时代一个最为重要的成就。但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出现的却是大量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中过强的“社会角色”意识,这导致了中国儿童文学中作家主体性的缺失,并进而导致作品中类型化的成人人物形象和类型化的儿童人物形象,这是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在强调“儿童观”的同时,反省我们的“成人观”,走出“成人本位”的观念误区,是走向21世纪的中国儿童文学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