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江学术》 >“民国文学机制”与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视野拓展——以《小说月报》研究为例

“民国文学机制”与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视野拓展——以《小说月报》研究为例

         

摘要

在《小说月报》的评价传统中,1921年茅盾的革新是一条前后期泾渭分明的“界线”,导致《小说月报》研究中出现了断裂性和含混性。这条“界线”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研究中“新与旧”、“现代与非现代”的既有框架相关,更关系到现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建立。从当前的《小说月报》研究趋势来看,质疑这条“界线”的声音不断出现。要破解当前《小说月报》研究中的疑惑,获取新的学术增长点,从“现代文学”的意义概念回到“民国文学”的时间概念不失为新的思路。在“民国文学”“返回历史现场”的倡议下,“民国文学机制”更加关注作家生存空间、作品传播机制及作家精神空间的保障,为“如何返回历史现场”提供了更为可行的操作路径,从而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态度、方法、内容及旨归上的启示,为包括《小说月报》在内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获得更加宽广的视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