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海学刊》 >唯物史观的城市逻辑:基础视域、核心问题与阐释边界

唯物史观的城市逻辑:基础视域、核心问题与阐释边界

         

摘要

唯物史观的城市逻辑不是一种重新再造的理论,而是唯物史观关于一般社会形态的生产逻辑分析范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分析范式在现代城市社会的具体展现.推动唯物史观城市逻辑的当代出场,既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摆脱对唯物史观隐性教条主义理解的需要.唯物史观的城市逻辑更加重视和关注空间问题,但其基础视域并不是国外城市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空间视域,而是对更加综合立体的城市资本的辩证批判视域.城市资本不是各种资本的简单相加或拼凑组合,它在组织生产之前已经是一个整体."空间转向"的实质是资本主导形态的变迁,现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凸显,根植于资本主导形态演变至城市资本阶段的价值增殖方式的调整.基于此,唯物史观城市逻辑的核心问题一方面指向对城市资本的特定属性及其运行方式的批判,另一方面指向城市资本批判基础上的现实的城市公共性建设.当前的理论阐释需要正确处理如下四组关系:"空间""空间生产"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关系,唯物史观的城市逻辑与生产逻辑、资本逻辑的关系,唯物史观城市逻辑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唯物史观城市逻辑的原初语境、当代语境与中国语境的关系.在任何一组关系问题上越界都将脱离唯物史观的立场,因而它们构成了唯物史观城市逻辑的阐释边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