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解释多样性成因补说——以受众的影响为中心

历史解释多样性成因补说——以受众的影响为中心

         

摘要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说明其内容要点时指出,学生应"知道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基于此,在近年发表和交流的阐述历史解释的文章中,不少作者都论及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问题。目前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历史解释客体(对象)的历史事物及其与之关联的史料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异性。二是历史解释主体(包括历史教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有的老师写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