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植物》 >柿果实采后氧化还原电位与乙烯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柿果实采后氧化还原电位与乙烯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摘要

该研究以广西特色柿品种'恭城月柿'为材料,在采后贮藏过程中对其氧化还原电位(ORP)、乙烯生物合成量、硬度、色差、抗氧化酶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初步探讨柿果实氧化还原电位与乙烯生物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果实的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乙烯利处理果实的硬度从采后3 d即急速下降,至贮藏末期始终显著低于对照.贮藏前14 d果实转色较缓慢,采后15 d乙烯利处理果实的总色差ΔE值快速上升至29.6,转色完全,显著高于对照的11.9.在贮藏前期处理和对照果实的ORP均稳定在7.5 mv·g?1,采后15 d乙烯利处理果实的ORP快速上升至11.9 mv·g?1,是对照组的1.4倍.乙烯利处理果实的乙烯生物合成量在贮藏前期呈较低水平,采后15 d乙烯生成量急剧增加至0.372μL·kg?1·h?1的高峰,对照乙烯生成量则始终维持在0.033μL·kg?1·h?1的较低水平.可见,乙烯生成量的增加与ORP的上升关系密切.此外,抗氧化酶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细胞壁降解酶中的β?D?半乳糖苷酶(β?D?Gal)活性与ORP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者受果实ORP变化的影响.因此,经乙烯利处理柿果实的ORP贮藏末期显著上升,促进乙烯生物合成量的急剧增加,诱导抗氧化酶POD和细胞壁降解酶 β?D?Gal活性增强,导致果实急速后熟软化.柿果实ORP可能作为开关调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生成乙烯这一生物化学反应,即打破ORP的稳定状态引发乙烯合成的启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