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闽台文化研究》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闽台族谱所见妇女守节问题

失节事小饿死事大:闽台族谱所见妇女守节问题

         

摘要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名言。也是一般认为中国婚姻制度与风俗习惯中对妇女贞节问题的主要社会认知。明清两代对妇女贞节的表彰和提倡尤胜于历朝,地方志的列女传与士大夫书写的推波助澜使贞节观念成为传统礼教观念高度推崇的文化价值,以致“贞节氛围弥漫”。妇女守节固然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价值。然其实践也有不少困境,除了节妇个人的心理、生理因素之外,外在制度、环境的干扰也不容轻忽。社会阶层的不同,区域差异也有不同的肆应结果。过去一般理解妇女守节问题常从社会观念与儒家文化价值理想的层面着眼,对于明清守节氛围的理解少有歧异,但对于实际生活现实例证的检视与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闽台几种家谱资料作为例正加以统计分析,发现改节妇女的比例分布从55%到85%左右,总之守节者较少,改节者较多。妇女守节问题主要是受经济与生活现实所制约,都市化程度较高的文教发达地区与艰困的乡野农村必然不同,台湾在清代农业移垦社会型态时期,多数地区恐怕较少贞节氛围,更多的是移民在艰困环境中,既要改善生活又要传承烟祀的生命本能才是最高原则,即使在定居型态较久远,传统伦理教化已深入的福建原乡,妇女守节问题恐怕仍有许多重新探讨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