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复旦学报(医学版)》 >结直肠腺瘤与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结直肠腺瘤与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早期阶段进展期腺瘤、单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基于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自2014 2015年长海医院门诊的肠镜受检者.共纳入进展期腺瘤患者88例、单纯腺瘤患者32例与增生性息肉患者30例(二者均为良性病变)以及130位无结直肠疾病的肠镜受检者(对照组).收集肠镜检查前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对细菌16S rDNA中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粪便样本的细菌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学分析和细菌相对丰富度比较分析.结果 进展期腺瘤、良性病变患者和对照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005),而a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在进展期腺瘤患者粪便中发现牙周病相关细菌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 yromonas gingivalis)显著上升(P值均小于0.001);益生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0.018)、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P=0.001)和Streptococcus dentisani(P=0.028)丰富度显著降低.在良性病变组中观察到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P=0.044)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P=0.001)的上升,丁酸梭菌下降(P=0).007).结论 进展期腺瘤、单纯腺瘤和增生性息肉患者的肠道菌群整体构成发生显著变化.进展期腺瘤患者体内牙周病致病菌丰富度上升、益生菌丰富度下降;良性病变患者某些益生菌丰富度发生变化.肠道菌群可能在结直肠癌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658-663|共6页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渥太华大学医学系流行病与公共卫生学院 渥太华K1G 5Z3;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92914部队医院消化内科 临高571833;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肠肿瘤;
  • 关键词

    进展期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癌前病变;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