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探索与争鸣》 >儒家性情的内涵、义理与当代转化——兼与余治平先生商榷

儒家性情的内涵、义理与当代转化——兼与余治平先生商榷

         

摘要

性、心、情和欲是儒家人性论四个基本范畴,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它们构成儒家人学的四个支柱。要更为精到地把捉先秦儒家心性学说的要义,探究儒家责任伦理的人文机制,建立当代中国人合理的性情结构,儒家性情哲学是重要路径之一。儒家性情哲学所言说的"情"包括情实、情感和人情三个层面,其义理丰硕、指向多样,主要显现为由性情体用、性情善恶和性情主从组成的三维结构。儒家性情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对于既存在情欲的泛滥成灾、又存在无情无义现象的现代化社会和后现代化社会来说,具有许多普适性的、值得吸收的有益思想资源。应当珍视和吸收儒家文化中富有深厚人情味的文化要素,挖掘和转化儒家性情哲学的合理内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