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验与检验医学》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及传播方式的检测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及传播方式的检测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E.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pn)产ESBLs和AmpC酶的发生率、耐药性情况及传播方式.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66株E.coli和38株K.pn,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酶提取物三维实验检测AmpC酶,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质粒反式接合实验检测耐药基因的传播.结果 E.coli和K.pn产ESBLs/AmpC酶的发生率分别为74.2%(49/66)/10.6%(7/66)和71.0%(27/38)/13.1%(5/38),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E.coli和K.pn分别为7.6%(5/66)和10.5%(4/38).这些产酶株对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头孢美唑全部耐药,对含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性较低,对亚胺培南敏感;产ESBLs菌株的传播绝大部分依赖质粒水平转移,而产AmpC酶菌株的传播只有小部分依赖质粒水平转移.结论 临床分离的E.coli和K.pn菌株大部分产ESBLs或AmpC酶,且存在一定比例既产ESBLs又产AmpC酶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监测和阻止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