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教育科学》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研究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系科变迁研究

         

摘要

民国时期大学教育系科经历了产生(1912—1920年)、形成(1921—1937年)和发展(1938—1949年)三个阶段。高等师范开设教育学课程是大学教育系科产生的先声,大学教育系科产生始于1915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攻科的开设,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设置经费投入、师范教育兴起、教育学科发展需要、归国留学生推动等,特征为教育系科集中于高等师范学校、主要目标为培养师资、课程和教材取材于国外尤其仿照日本、教师以留学生为主、渐重学术研究。中国大学教育系科步入形成阶段则仿美且集中于综合性大学,承担任务全面,公私立大学培养目标各有侧重,注重学术研究,教师队伍中留学美国者居多。1938年中国大学教育系科进入发展阶段,特征为大学教育系科继续发展、独立学院教育系科增多、课程设置有了统一参照标准。当今中国大学教育系科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可以从注重构建大学教育系科发展模式、提升其地位、合理其分布、根据大学特色确定职能及提升教育系科教师队伍素养等几方面着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