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方翻译 》 >佛经翻译之“相”说

佛经翻译之“相”说

         

摘要

文章认为,佛经翻译之难,首先在于领悟佛旨,即一部佛经的实相,其次在于以且文且质的译入语等效传达佛旨。就梵文原文而言,译者不能无相而乱译,或者相反进行“着相/执相”的翻译。从译入语汉语的表达和受众的接受心理而言,译者不能用旧译的文言文,或用只文无质的译文来应付(相反也不行)。为了克服译经的种种困难和“不易”,应译出佛经的“空相、实相”,像唐朝的玄奘大师那样成功的译经者在直译和意译之间、在文和质之间、在翻与不翻之间、在各种具体的译技之间,或推敲踌躇,或激扬文字,使其译本等效地再现佛典的实相般若。文章末尾指出佛经翻译对当今译者的六点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