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神州》 >浅谈戏曲伴奏、演员、剧本与文学修养

浅谈戏曲伴奏、演员、剧本与文学修养

         

摘要

戏曲文学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旧戏班子里,一般是打本子的只管打本子,唱戏的只管唱戏,拉弦的只管拉弦,只要自己这一行技艺精湛,就有了吃饭的本钱,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当时,无论是演员,还是伴奏员,一般并不讲究文学修养.出现这种情况,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原因是旧戏班子艺人大多家境贫寒,念不起书,从小就出来拜师学艺,吃一碗张口饭,所以文化水平低,没有提高文学修养的文化基础.主观原因是艺人认为技艺就是饭碗,活儿好就有饭吃.而当时大多数观众看戏,也主要是看技艺绝不绝,活儿打不打人,对戏和艺人没有过高的文学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