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税务研究》 >中国古代“摊派定税”及其哲学内涵

中国古代“摊派定税”及其哲学内涵

摘要

唐中期的"两税法"改革首次在制度层面上将"摊派定税"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虽然在财政摊派的执行过程中,官吏课敛无度,人民深受其害,但这一形式在后世历代的财税行为中却不断得到强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摊派定税"这一行为与专制政治机制的有机契合。从哲学层面进行考察,儒教构建的等级森严、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扼杀了个体及个人权利,遏制了现代意义的法律的产生,并将专制政治机制内化到了个人的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因此,要规范财政收入行为,必须在文化意识上复兴"民重君轻"的先贤思想,重构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