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核农学报》 >不同灭菌工艺对香菇培养料理化特性与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不同灭菌工艺对香菇培养料理化特性与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摘要

为探究不同灭菌工艺对香菇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理化特性检测方法,对不同灭菌工艺(常压灭菌C、微压灭菌Z和高压灭菌G)条件下的培养料理化特性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香菇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G工艺和Z工艺的菌棒成品率和菌丝生长速度均高于C工艺,分别为98.98%、97.08%和3.27、3.69 mm·d^(-1);C工艺和Z工艺的产量均高于G工艺,分别为0.61和0.59 kg/棒。C工艺含水量、碳氮比在灭菌后高于G工艺和Z工艺,而木质纤维素含量则低于G工艺和Z工艺。在灭菌后至采收期,G工艺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能力强,Z工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强,而C工艺则是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强。C工艺中丰度最高的优势菌群是醋酸杆菌科未知属(Acetobacteraceae_unclassified),G工艺和Z工艺中丰度最高的优势菌群是伯克氏菌科未知属(Burkholderiaceae_unclassified)。结合SparCC相关分析结果表明,Z工艺中丰度排名前16的优势菌群丰度与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相关性较高。相关性网络图显示,Z工艺具有更复杂的连接,与微生物之间的正向关系比例较高。综上所述,微压灭菌(Z)工艺能够创造更好的微生物环境并获得较高的纤维素降解率,能更好地保证香菇的产量和菌棒成品率。本研究结果为香菇的精准化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