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对初中语文教材分析的再思考——以《黄河颂》文本解读为例

对初中语文教材分析的再思考——以《黄河颂》文本解读为例

         

摘要

习惯了基于试题研究教学的范式,除了教学研究课、示范课的教学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度发掘教材含义的优良传统正远离当下的课堂,而即使是研究课、示范课,上完之后还是要补上应试这一内容的.这种教学研究尤其是对教材的分析,与应试形态下的教学现状,形成了典型的"两张皮"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尽管早就有人强调,教材分析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精度、深度及广度[1],但为什么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会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呢?笔者以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样的,语文教学的模式化,文本解读的应试趋势,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尤其是应试经验的累积,使得对教材的分析、对文本的解读难以对应试直接产生功效,因而淡化也就难免.但仍然应当认识到的是,教材分析及其视角下的文本解读,仍然是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本文即以《黄河颂》这一文本的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