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门静脉动脉化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门静脉动脉化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

             

摘要

背景: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可通过增加肝脏血供的方式减缓急性肝衰竭的发展。目的:观察部分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功能及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动脉化组(n=50)切除左肾,以同种异体腹主动脉血管为移植材料,采用套入式缝合及袖套法建立门静脉动脉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衰竭组(n=50)切除左肾,游离门静脉,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1 300 mg/kg,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对照组(n=30)切除左肾,阻断门静脉16 min后开放,关闭腹腔后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300 mg/kg。术后12,24,36,48,72 h,观察各组血清学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动脉化组与肝衰竭组均造模成功30只,术后72 h成活率分别为70%、5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 h存活率为100%;②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动脉化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低于肝衰竭组(P<0.05),术后24-72 h的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均低于肝衰竭组(P<0.05),36-72 h的白蛋白低于肝衰竭组(P<0.05);③术后72 h,对照组肝脏结构完整;肝衰竭组正常肝小叶结构已破坏,大量炎细胞浸润;动脉化组病变清于肝衰竭组;④结果表明,门静脉动脉化可在一定程度上上改善肝脏功能,减缓肝衰竭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