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油菜新种质12R1402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遗传

油菜新种质12R1402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的遗传

         

摘要

为促进耐密植油菜育种,提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分析主花序多角油菜新品系12R1402的遗传规律,用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差异较大的12R1402和常规油菜品种沪油17杂交,构建4世代遗传体系(P1、P2、F1和F2),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组合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组合12R1402×沪油17主花序有效角果数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E-1模型),其中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0.86,显性效应值为-32.62,第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40.58,显性效应值为-0.75,2对主基因都以加性效应为主,都表现为主花序多角部分显性,2对主基因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互作效应;多基因加性效应值为-29.40;多基因的显性效应值为68.36.12R1402×沪油17组合F2群体中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38%和2.14%,主花序多角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宜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组合12R1402×沪油17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的62.52%,环境变异占表型变异的37.48%,环境因素对主花序多角性状影响较大.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安徽合肥,23003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65.403;
  •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主花序有效角果数; 遗传分析; 主基因+多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