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超声造影在肝包膜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在肝包膜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包膜结核的超声造影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肝包膜结核的患者共48例,对48例肝包膜结核患者的71个病灶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位置、形态、大小、回声和增强时相、强度及模式等特征.结果 肝包膜结核常位于肝脏膈面包膜(54/71,76.1%),形态以梭形多见(59/71,83.1%),常呈混合回声(48/71,67.6%).根据病灶与肝包膜的关系将肝包膜结核分为2种类型,Ⅰ型表现为病灶与肝实质接触处肝包膜连续性完整(37/71,52.1%),Ⅱ型表现为病灶与肝实质接触处肝包膜连续性中断(Ⅱ a型,20/71,28.2%)或完全消失(Ⅱ b型,14/71,19.7%).超声造影示63个(88.7%)病灶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平均增强起始时间为(12.5±2.2)s(范围为9~17 s),达峰时间为(28.4±3.8)s(范围为22~35 s),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等增强或低增强,有8个(11.3%)病灶表现为超声造影全程无增强.按峰值强度时病灶回声不同可分为4种表现:无增强(8/71,11.3%),环形增强(29/71,40.8%),不均匀增强(24/71,33.8%),均匀增强(10/71,14.1%).本研究中不同类型的肝包膜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包膜结核超声造影表现以环形增强及不均匀增强多见,超声造影可显示肝包膜结核的血流灌注情况,在肝包膜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