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微小RNA-34a(miR-34a)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葡萄膜黑色素瘤M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胞中分别转染miR-34a mimics和mimics阴性对照,分别记作miR-34a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设置不转染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后miR-34a过表达效果,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情况,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靶基因预测库预测miR-34a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鉴定靶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M23细胞中共转染miR-34a mimics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过表达载体,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细胞增生、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TF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34a mimics后的M23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升高。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34a转染组间细胞增生值、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00,P=0.003;F=20.345,P=0.002;F=15.717,P=0.004),其中miR-34a转染组较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增生值减小,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基因预测库及荧光素酶活性报告基因载体显示,MITF为miR-34a的靶基因。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MIT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06和0.36±0.04,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99±0.11和0.62±0.05,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0±0.07和0.63±0.08,miR-34a转染组MIT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34a+MITF组细胞增生值(A570)、侵袭细胞数目和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0.35±0.02、(29.48±3.20)个和(41.87±5.82)个,明显高于miR-34a+Vector组的0.26±0.03、(18.53±1.47)个和(27.64±2.4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34a具有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靶基因MITF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