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临床培养方法对比分析儿童阑尾炎组织菌群多样性

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临床培养方法对比分析儿童阑尾炎组织菌群多样性

         

摘要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初步探讨儿童阑尾炎组织的菌群多样性,为全面认识儿童阑尾炎病原菌提供新的视角.方法 对10例阑尾炎组织标本和4例正常阑尾组织标本病理切片后,行革兰染色观察菌群情况,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直视下分离组织中的细菌,经DNA提取、PCR扩增后,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并与临床培养结果对比.结果 ①临床培养法:阳性率为70%,共检测到4个菌属,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各标本菌属0~2种,且均可由DGGE检出.②DGGE方法:共检测到14个菌属,包括可培养菌属和无法培养的菌属,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0例阑尾炎标本包含的细菌种类和数目均有差异,各标本菌属平均9.6(6~12)种;变形菌门比例为73.9%.在正常阑尾组织中,各标本菌属数在2~7种,变形菌门比例为52.9%,且发现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7个菌属仅在阑尾炎病灶中检出.结论 阑尾炎病灶区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检测到的细菌种类较正常阑尾多.应用LCM联合PCR-DGGE技术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可为组织病原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儿童发育重大疾病诊治与预防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400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阑尾炎;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