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菌群多样性

菌群多样性

菌群多样性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53224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国际人体微生态大会、第十三届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我国感染病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2013年第二届泛长三角地区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发展高层论坛等;菌群多样性的相关文献由76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磊、杨俊杰、克莱尔·澈柏等。

菌群多样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2249 占比:99.97%

总计:532387篇

菌群多样性—发文趋势图

菌群多样性

-研究学者

  • 张磊
  • 杨俊杰
  • 克莱尔·澈柏
  • 冯博
  • 刘芳
  • 劳伦·克鲁泽
  • 周昌艳
  • 帕斯卡尔·斯儒
  • 张洁
  • 徐为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燕珊; 胡锦兴; 王维勇
    • 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的变化。方法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使用强化方案治疗1周及强化期结束的粪便标本,所有标本进行16S rDNA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强化期结束治疗组的Alpha多样性指标Chao1和observed_otus指数分别为(97.8±28.3)和(97.6±28.2),高于治疗1周组的(81±34.7)和(8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38)。基于加权和未加权Unifrac距离的PCoA分析显示两组整体菌群结构无明显差异。在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科中,强化期结束治疗组的拟杆菌科、肠球菌科、肠杆菌科、丹毒菌科、卟啉单胞菌科、双歧杆菌科等相对丰度下降,毛螺菌科、梭杆菌科、普氏菌科、瘤胃球菌科、韦氏菌科等相对丰度增加。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分析两组数据,发现在属水平上,厚壁菌门的瘤胃球菌、乳杆菌及放线菌门的柯林氏菌为组间显著差异菌种。结论强化期治疗结束与治疗1周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但肠道菌群结构无明显差异。肠道拟杆菌科丰度减少,毛螺菌科丰度增加。
    • 邱小琴
    • 摘要: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外阴微生态分布及药敏结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都昌县妇幼保健院265例VV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VVC患者假丝酵母菌菌株分布情况、外阴微生态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265例患者中共获得265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03株,克柔假丝酵母菌7株,光滑假丝酵母菌4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其余6株为非典型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组优势菌中加德纳菌比例、WBC≥10个/HP、Nugent评分、菌群多样性与菌群密集度及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组,对咪康唑的敏感性低于非白假丝酵母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阴道微生态不同,对药物敏感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VVC阴道微生态情况相对复杂,阴道炎症更为严重,更易出现细菌性阴道病(BV)。
    • 孙坤; 王晓磊; 张洁; 付龙威; 刘学美; 张艳珍; 隋智海; 刘云国
    • 摘要: 草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因经常暴发细菌性疾病,造成相关养殖产业重大经济损失。利用16S rRNA基因V4区高通量测序,实现快速评价2个不同养殖池内患病草鱼溃烂皮肤组织和肝脏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皮肤和肝脏的运算分类单元数(611个和875个)较2号池(376个和644个)多;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肝脏中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最高;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的皮肤、2号池草鱼的皮肤与2号池草鱼的肝脏群落结构相似,但1号池草鱼的肝脏与这3个样品存在差异,分析推测1号池草鱼感染情况较2号池复杂。患病草鱼皮肤和肝脏细菌群落结构以拟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为优势菌门,以黄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为优势菌属,推测其是引发本次草鱼病害的优势病原细菌。试验结果可为前期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后期细菌分离鉴定提供优势菌群的参考。
    • 马晓飞; 胡家丽; 崔曼曼; 葛巍; 杨苏琴; 丁成华; 张磊昌
    • 摘要: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技术均有相应的不足之处,粪菌移植(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疗效参差不齐。目的比较FMT治疗小鼠普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UCM)与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DUCM)的效果及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方法于2019年12月9—28日,将35只雄性SPF级C57BL/6小鼠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CUCM组、CUCM+FMT组、CUCM+5-氨基水杨酸(5-ASA)组、DUCM组、DUCM+FMT组、DUCM+5-ASA组,每组各5只小鼠。Control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CUCM组和DUCM组根据造模需求分别制备模型;CUCM+FMT组和DUCM+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对小鼠进行灌肠;CUCM+5-ASA组和DUCM+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5 g/ml 5-ASA对小鼠进行灌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肠组织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Th2细胞含量,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GB),尼莫地平法评估干预前后疗效指数,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内容物中的菌群分布。结果各组小鼠均造模成功。肠组织HE染色显示:CUCM组与DUCM组肠黏膜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损或脱落坏死;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肠黏膜基本完整;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腺体较后者排列整齐并紧密。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杯状细胞减少;CUCM+FMT组、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杯状细胞数目较多;并且DUCM+FMT组与CUCM+FMT组相比,前者微绒毛较后者紧密,杯状细胞也较后者多。各组小鼠Th1、Th2细胞含量、WBC、RBC、PLT、HG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UCM+5-ASA组、DUCM+FMT组、DUCM+5-ASA组疗效指数高于CUCM+FMT组(P<0.05)。菌群分析显示CUCM组与DUCM组中丰度显著降低的属是Ruminococcus,显著升高的属是Akkermansia,经过FMT治疗后,CUCM+FMT组、DUCM+FMT组有逐步向Control组靠拢的趋势,表明肠道菌群正在改善。结论FMT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且针对DUCM疗效更佳,FMT(新金汁)的中药性味苦寒,推测其发挥功效的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改善Th1/Th2细胞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 罗爱国; 杨牛恬; 郑同庆; 孟亚浩; 王苑苑; 赵佳; 郝建伟; 胡变芳
    •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清香型堡子酒酿酒大曲样品的16S rRNA V3-V4区和ITS1-ITS2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解析大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曲样品中的细菌、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数分别为124、48,细菌菌群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程度较真菌高。优势细菌门(相对丰度>1%)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主要有泛菌属(Panto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雀麦属(Bromus tectorum)等。绝对优势真菌门(相对丰度>90%)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第一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50%)为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细菌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与代谢、转录、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等;真菌共鉴定出2个营养型和2种混合营养型,以及4个单一生态功能群和9个混合生态功能群。
    • 麦文顶; 黄志敏; 唐宇; 江旖旎; 邱少彬; 邱菲; 陆良喜; 吴金玉
    • 摘要: 目的探究三七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三七高剂量组、贝那普利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均采用5/6肾脏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kg·d),三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三七注射液1 g生药/(kg·d)、2 g生药/(kg·d)、3 g生药/(kg·d),贝那普利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5 mg/(kg·d)灌胃,均1次/d,共8周。末次干预24 h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样本行生物多样性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OTU分析)。结果正常组与各药物干预组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三七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和贝那普利组(P均<0.05)。α多样性分析示,模型组Shannon、ACE、Chao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三七低、中剂量组ACE、Chao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三七中剂量组明显高于三七低剂量组(P均<0.05);三七高剂量组与贝那普利组Shannon、ACE、Chao指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P均<0.05),但三七高剂量组均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P均<0.05)。β多样性分析示正常组与三七低剂量组、三七中剂量组、贝那普利组样本间距离较为接近;在属水平上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肠道菌群分布比例发生显著改变,三七中剂量组和三七高剂量组中乳杆菌属、毛螺菌属、瘤胃菌属、瘤胃球菌属丰度明显上升,大肠杆菌-志贺菌属丰度明显下降。结论三七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保护肾功能。
    • 李倩; 黄新新; 张文杰; 唐纳尔·托留别克; 马晨; 臧长江; 陈开旭; 李晓斌
    •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淀粉对断奶马驹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为研究不同谷物淀粉调控肠道菌群的生物学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匹5月龄断奶哈萨克马驹,按照平均体重[(112.36±7.50)kg]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匹。在相同的粗饲料条件下,以谷物淀粉摄入量相同为原则,按照每头马驹每千克体重补喂谷物淀粉2 g(干物质基础),试验Ⅰ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玉米的精料补充料,试验Ⅱ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燕麦的精料补充料,试验Ⅲ组补喂含有蒸汽压片大麦的精料补充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断奶马驹盲肠菌群alpha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Ⅲ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Ⅱ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蓝藻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3)试验Ⅱ组乳杆菌科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Ⅱ组普雷沃氏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毛螺旋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链球菌科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4)试验Ⅱ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试验Ⅰ组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八叠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Ⅲ组拟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Ⅰ组乳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5)LEfSe分析表明试验Ⅱ组有显著性的物种有6种,试验Ⅲ组有显著性的物种有3种。FAPROTAX功能预测出35种功能。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给断奶马驹补喂大麦能提高盲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蓝藻菌门相对丰度,且能够促进盲肠微生物无氧呼吸作用和产乙酸等功能。
    • 莫晓玮; 唐凯锐; 王静
    •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汤对溃疡性湿热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模型(DSS)组、黄芩汤(HQD)组,每组7只。除NC组正常饲养外,其余2组均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同时暴露在温度32°C、湿度90%环境中,每天持续16 h,连续15 d后,自由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水7 d。HQD组给予黄芩汤(9.1 mg/kg),NC组、DSS组均给予同体积蒸馏水灌胃7 d,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评价其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处死小鼠后,取中段结肠评价小鼠病理改变,取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与NC组比较,DSS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增高,结肠黏膜结构受损,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变形菌(Prote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 torque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毛螺菌属(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经黄芩汤治疗后,能显著减轻模型小鼠的疾病活动,修复其结肠的病理损伤,逆转肠道菌群的紊乱。结论黄芩汤可能通过提高菌群多样性及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小鼠菌群丰度,提升肠黏膜的完整性以发挥生物屏障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彭彩淳; 杨雄威; 曹和琴; 穆浪; 王野影; 胡灿实; 张明明; 粟海军
    • 摘要: 为掌握贵州山地野猪(Sus scrofa)盲肠细菌菌群的结构功能、多样性以及菌群的地区和性别差异,揭示细菌的特异性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2头贵州野猪盲肠细菌菌群进行分析,共获得有效序列59246条,经优化后以97%相似度聚类得到1256个OTU。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和性别组间菌群多样性总体上差异均不显著,而在具体菌群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菌属。(2)共聚类得到细菌18门278属,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6个,优势菌属有Ruminococcaceae_UCG-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和Prevotellaceae_NK3B31_group等16个。(3)LEfSe分析表明,黔东南与黔北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的菌群为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普雷沃氏菌属(Alloprevotella)等。(4)PICRUSt基因预测分析表明,野猪盲肠富集了44条代谢途径,以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为主,其次为氨基酸代谢途径。结合已有研究分析,贵州野猪盲肠细菌菌群多样性高于河南野猪、重庆圈养野猪及藏猪,不同地区、性别间均各自富集其核心菌群。研究结果为探究野猪肠道菌群如何与宿主相互作用、疾病预防和免疫发育提供基础资料,从而促进野猪的生理生化、保护管理和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
    • 王旭; 曹春振; 杨志馨; 潘月; 宋刚
    • 摘要: 添加分离自酸菜发酵液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HDS-01构建酸菜发酵微生物生态体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酸碱滴定法、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结合传统酶学分析方法等,研究酸菜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评价L. casei HDS-01对酸菜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L. casei HDS-01发酵酸菜的pH在第3 d就下降至3.15±0.08,发酵初期乳酸菌数为(7.63±0.19)lg CFU/mL。在发酵酸菜各时期,乳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力均显著高于自然发酵酸菜(P<0.05)。在发酵末期,乳酸、总酸和VC含量分别为(7.88±0.38)、(8.45±0.38) g/L和(445.02±10.53)mg/kg,亚硝酸盐含量为(1.55±0.86)mg/kg。对酸菜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发现,L. casei HDS-01发酵酸菜从发酵液清澈度、酸菜的色泽、香气、口味以及脆度等方面均优于自然发酵酸菜。此外,L. casei HDS-01发酵酸菜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始终保持优势地位(63.36%~95.79%),降低了肠杆菌属(Enterobacter)(0.04%~2.26%)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0.28%~25.84%)等致病菌丰度,调控了菌群多样性,缩短了发酵进程。本研究对发酵用菌种资源和功能菌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