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畜牧杂志》 >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旨在明确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扬州鹅为试验材料,利用冬闲地套播黑麦草与苕子(黑麦草∶苕子=1∶3),牧草养鹅,将360只28日龄体重大小基本一致的雏鹅随机分为全程放牧、全程放牧+后期补饲1周、全程放牧+全程补饲、全程舍饲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的胸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可显著降低肌内脂肪含量(P<0.05);与全程舍饲组相比,全程放牧组、全程放牧+全程补饲组胸肌中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等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腿肌中亚油酸、亚麻酸均显著提高(P<0.05),棕榈酸、油酸、DHA含量显著下降(P<0.05).全程放牧组鹅胸、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ω-3脂肪酸含量和ω-6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全程舍饲组(P<0.05).因此,肉鹅在全程放牧或全程放牧+全程补饲饲养条件下,不仅降低肌肉脂肪含量,还可改变肌肉脂肪酸含量组成,提高鹅肉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有利于满足人类健康消费的需求.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2018年第6期|128-131|共4页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镇江水禽研究所,江苏丹徒212141;

    江苏省动物遗传繁育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835.4;
  • 关键词

    鹅; 饲养模式; 脂肪酸; 全程放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