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生态学报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鲜叶和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鲜叶和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

研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新鲜叶片与凋落叶的元素化学计量学性状,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桂西北喀斯特区分别选取了3个原生林群落与3个次生林群落,研究其建群种植物新鲜叶片和凋落叶的C、N、P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发现,6个群落建群种新鲜叶片C、N、P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404.3、22.5、1.75 mg/g)均大于凋落叶(平均含量分别为376.5、19.0、1.35 mg/g),鲜叶C∶N、C∶P、N∶P比值(均值分别为17.8、244.9、13.8)均小于凋落叶(均值分别为19.3、315.3、16.3).6种植物新鲜叶片N、P含量大于凋落叶,而N∶P比小于凋落叶,表明喀斯特区植物对N的再吸收率大于P.3个原生林群落建群种鲜叶与凋落叶的平均C、N含量均大于次生林,而P含量则略小于次生林;原生林鲜叶与凋落叶的C∶N比均小于次生林,C∶P、N∶P则大于次生林,推测次生林相对于原生林有更快的生长速率.原生林鲜叶N∶P比为13-15之间,次生林鲜叶N∶P比为11-12之间,次生林鲜叶与凋落叶的N∶P比均小于原生林,说明原生林凋落物分解相对较慢,原生林能相对多的保留养分以供植物吸收,更能适应喀斯特石生环境.植物鲜叶和凋落叶的C∶N与N∶P比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叶片养分元素间具有共变的特性;叶片N、P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植物N∶P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高等陆生植物C-N-P元素计量的普遍规律,体现了植物群落对环境的适应.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2016年第7期|1907-1914|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湖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长沙410128;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环江547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喀斯特; 鲜叶; 凋落叶; 原生林; 次生林;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