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托育园幼师职业压力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基于心理韧性视角
【6h】

企业托育园幼师职业压力问题的个案干预研究——基于心理韧性视角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心理韧性理论的概述

二、心理韧性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三、心理韧性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压力

二、企业托育园

三、托育幼师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工具

第二章 托育幼师职业压力与心理韧性分析

第一节 案主的来源与信息收集

一、案主来源

二、案主的基本资料

三、企业托育园

第二节 案主职业压力分析

一、工作内容多,工作负荷大

二、薪资待遇低,职业前景不明朗

三、工作效能感差,职业心理素质不足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一、案主渴望得到外界支持

二、案主的心理韧性水平中等偏下

第三章 心理韧性视角下介入职业压力问题实务过程

第一节 基于心理韧性需求评估

一、学习自我调试,掌握合理的压力管理方式

二、正向的情绪训练,实现知觉上的再构造

三、增强抗逆力,提升来自家庭的精神支持

第二节 服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目标

第三节 服务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 服务计划的实施

一、第一阶段:倾听·宣泄

二、第二阶段:知觉·重塑

三、第三阶段:适应·整合

四、第四阶段:总结·展望

第五节 评估与结案

一、过程评估

二、结果评估

三、结案

四、跟进

研究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托育幼师职业压力量表

附录 B:中文版CD-RISC量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平衡工作与事业,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选择托育作为育儿途径,托育幼师替代家长承担了部分幼儿保育和教育责任。由于托育对象年龄小、托育负担重、薪酬水平低等多方原因,托育幼师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压力,而压力感受会对幼师的工作状态产生直接影响,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教学情绪和行为。托育幼师的工作状态直接关乎婴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基本权益,重视托育幼师职业压力问题和需求,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对于托育幼师群体本身乃至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都极为重要。本文以企业内置型托育园的托育幼师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缓解托育幼师的职业压力,为其提高心理韧性水平。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了访谈法和量表对案主进行了职业压力和心理韧性水平分析,压力量表结果显示案主受工作内容、薪资待遇、自身效能感三大压力源的影响,压力感受较为显著,压力超过中等水平。而心理韧性量表数据指出案主对韧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欠佳等问题,并且家庭关系存在纠葛,外部要素对其韧性水平也产生了干扰。通过以上结论,笔者与案主协商一致拟定了本次个案工作的服务方向,在心理韧性理论的指导下制定服务方案,进行个案辅导,帮助案主提升专注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以及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帮助案主树立积极认知意识。最终结合基线测量数据以及案主自评、社工评价以及笔者的实际观察结果,发现案主职业压力有所缓解,掌握了几种缓解压力的技巧,抗挫折能力有所提高,受到职业压力干扰的几率有所下降。心理韧性理论及其模型的运用能增加案主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抗挫折能力,案主的安全和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心理韧性作用过程中,知、情、行内部要素的提升与环境要素交互,案主与家庭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总体的心理韧性资产得到积累,整体的心理韧性水平得以提高。韧性水平的提升也改善了压力感受,案主的职业压力水平有所回落。因此,得出研究结论:内部要素的提升与环境要素交互,有利于改善总体的压力感受;提升心理韧性对于缓解托育幼师的职业压力起积极作用。当前教育学和社会保障学等学科领域对托育事业的发展和走向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工作,对于托育幼师这一微观群体的压力问题学界尚未得出丰硕的研究结论,作为托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权益应该受到关注。本研究结论皆得于托育幼师职业压力的个案服务,虽然结论不具有共通性,但反映了托育幼师群体的真实现状和诉求,希望本研究中收集的实务素材和研究结论能够为托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托育幼师的权益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何艺;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冬霞;张珺;
  • 年度 202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职业压力; 企业托育园; 托育幼师; 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