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韩礼德的话语和语域分析方法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彼得·潘》译本为例
【6h】

用韩礼德的话语和语域分析方法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彼得·潘》译本为例

 

摘要

长久以来,儿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儿童教育和娱乐的重要来源之一。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被从国外引进中国,如《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爱丽丝梦游仙境》,《夏洛的网》和《快乐王子》等等。许多翻译者和学者都致力于儿章文学的翻译。因此,如何评价这些翻译,以及高质量的翻译要依据哪些标准都成了谈论的焦点。此外,儿童文学还有自身的特点。儿童文学作品知识性强,具备教育功能,活泼,富于想象力。翻译中如何体现这些特点也值得人们深思。过去,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主要有三种方法——接受理论,译者主动性和目的论。本文采用另一种方法--韩礼德的话语和语域分析理论,并以巴里的作品《彼得·潘》为例。此方法也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AI期刊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