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h17细胞在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6h】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h17细胞在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

摘要

第一部分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展到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的危险因素

前言

研究背景

实验目的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Th17细胞、IL-17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前言

研究背景

技术路线图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展到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我国未发生肝功能失代偿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索患者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通过对本课题组患者资料数据库的检索,该研究纳入了就诊于我院符合入选标准的PBC患者共262人。采集患者确诊/入组时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临床特点,并探索患者进展为肝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2例PBC患者(女∶男≈14∶1,平均年龄=51.5±10.2岁),平均随访73.5月(21~201月)。245例(93.5%)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s)阳性。入组时,170例(64.9%)患者存在肝病相关症状,96例(36.7%)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随访中,62例(23.7%)患者进展到肝功能失代偿阶段,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肝脏移植治疗,随访结束时,17例(6.5%)患者死于肝脏相关疾病,1例(0.4%)患者死于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1例(0.4%)患者死于淋巴瘤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4%和83.9%。两组间均数比较显示,在基线时失代偿组患者年龄、症状出现率、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阳性率、血清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y,ACA)阳性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比值(alanineaminotransferase ratio,AAR)、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Ig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应答率、早期及极早期患者比例、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低于对照组。Cox回归分析表明,不规律服用UDCA或对其应答不良(P<0.001;HR95% CI=2.423-7.541)、血清ACA阳性(P<0.001;HR95% CI=2.516-7.137)、AAR水平(P<0.001;HR95% CI=1.357-2.678)、TBil水平(P=0.004;HR95% CI=1.002-1.009)和ALP水平升高(P=0.008;HR95% CI=1.000-1.002)是患者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对病理分期单独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其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06;HR95%CI=1.481-10.847)。
   结论:
   1.我国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国外患者基本相同,但有症状的患者较多。
   2.初诊时,失代偿组患者年龄、症状出现率、ANA和ACA阳性率、AST、AAR、ALP、GGT、TBil、DBil和IgA水平高于未发生失代偿患者;但UDCA应答率、早期及极早期患者比例、ALB水平低。
   3.不规律服用UDCA或对其应答不良、血清ACA阳性、AAR水平、TBil水平、ALP水平及病理分期都是患者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的独立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Th17细胞、IL-17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肝脏中Th17细胞的水平。分析Th17细胞水平变化的原因,探索Th17细胞/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介导PBC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
   对象与方法:
   1.提取PBC患者(35例)、健康对照(35例)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的PBM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PBC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者(4例)肝脏IL-17阳性细胞的水平。
   2.标记CD4、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3,Foxp3)、IL-17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荧光标记抗体,分析PBC患者Th17细胞是否存在表型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水平,并用磁珠分选患者(5例)和健康对照者(5例)的Treg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其分类转化能力。
   3.流式细胞术分析PBC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CD4+CD161+细胞占CD4+T细胞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患者(5例)和健康对照组(5例)的CD4+CD161+细胞进行体外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IL-17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23水平。
   4.流式细胞术分析PBC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CD4+CCR6+细胞占CD4+T细胞水平;ELISA检测血清CCL20水平;免疫组化分析肝脏CCL20水平。
   5.培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以0 ng/mL、1 ng/mL、5 ng/mL、10 ng/mL的重组人IL-17和10 ng/mL重组人IL-17+1μg/mL兔抗人IL-17进行干预,分别在24、72、144小时用CCK8法测定HSC增殖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在144小时的表达水平;利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IL-8在24、72、144小时的分泌水平。
   结果:
   1.PBC患者PBMC中Th17细胞水平高于慢性乙肝患者(1.03±0.22%比0.67±0.20%,P<0.0001),高于健康对照者(1.03±0.22%比0.55±0.20%,P<0.0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PBC患者肝脏IL-17阳性细胞多于健康对照者。
   2.PBC患者外周血CD4+IL-17+ Foxp3+细胞(0.21±0.13%比0.06±0.04%,P<0.0001)和CD4+IL-17+IFN-γ+细胞(0.39±0.16%和0.14±0.07%,P<0.0001)占CD4+T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者;CD4+IL-17+Foxp3+细胞和Th17细胞正相关(r2=0.441,P<0.0001),与Treg细胞无明显相关性;而CD4+IL-17+IFN-γ+细胞与Th17细胞、Th1细胞均无显著相关性;在IL-2、IL-6和TGF-β作用下,PBC患者减少的Treg细胞(2.37±1.24%比3.57±1.57%,P=0.0068)表达IL-17显著增加(4.46±0.60%至6.6±0.5%,P=0.0003),能力高于健康对照者(3.32±0.85%至4.18±1.29%,P=0.2491)。
   3.PBC患者CD4+CD161+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高(22.24±5.33%比13.89±3.92%,P<0.0001),但CD4+CD161+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279);在IL-1β和IL-23的刺激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D4+CD161+细胞增殖率无统计学差异(1.079±0.093%比1.074±0.034%,P=0.9089),但ELISA测定显示PBC患者培养上清IL-17浓度高于健康对照者(45.28±35.73 pg/mL比17.03±16.78 pg/mL,P=0.0556)。ELISA检测证实患者血清IL-23高于健康对照者(35.8±8.34 pg/mL比23.5±5.35 pg/mL,P=0.023)。
   4.晚期PB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回落(0.93±0.16%比1.09±0.23%,P=0.0351),但仍然高于健康对照者(0.93±0.16%比0.55±0.20%,P<0.0001);相反,与早期患者相比,晚期患者肝脏浸润的IL-17阳性细胞增多。PBC患者CD4+CCR6+细胞占CD4+T细胞与对照组相似(17.69±7.11%比17.62±6.71%,P=0.975),且不受疾病分期影响(17.41±8.03%比18.11±5.98%,P=0.835),但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2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53.23±38.58 pg/mL比23.54±21.95pg/mL,P=0.001),且晚期高于早期(85.88±32.11 pg/mL比28.98±13.57 pg/mL;P=0.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患者肝细胞表达CCL20,健康者肝细胞几乎不表达CCL20,患者汇管区CCL20显著增加。
   5.随重组人IL-17浓度增加,HSC增殖率增加(P<0.001);IL-17可以通过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促进HSC表达IL-8(P<0.001),但α-SM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847)。
   结论:
   1.与健康对照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PB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升高,浸润在肝脏的IL-17阳性细胞增多。
   2.在IL-6、IL-2和TGF-β的刺激下,PBC患者Treg细胞发生分类转化,表达IL-17升高。上述机制可能是PB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下降、CD4+IL-17+Foxp3+T细胞升高的原因。患者外周血CD4+IL-17+IFN-γ+T细胞也升高,但具体机制不详。
   3.PB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前体细胞(CD4+CD161+T细胞)增多,在升高的炎症因子IL-1β和IL-23的活化下,表达大量IL-17。
   4.PBC患者升高的CCL20趋化外周血升高的Th17细胞向肝脏浸润,导致晚期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回落,肝脏IL-17阳性细胞升高。
   5.随IL-17浓度增加,HSC的增殖能力增强。IL-17还可以通过浓度、时间依赖性促进HSC分泌IL-8;IL-17拮抗剂可以抑制上述效应,有望延缓PBC患者肝纤维化的发生。

著录项

  • 作者

    师天燕;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奉春;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75.22;
  •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Th17细胞; 发病机制; 肝功能失代偿; 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