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雅各布之屋》中的二元对立之解构
【6h】

论伍尔夫意识流小说《雅各布之屋》中的二元对立之解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construc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Being

1.1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Jacob’s Life

1.1.1 Absence of Jacob’s Life

1.1.2 Presence of Jacob’s Life

1.2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Jacob’s Death

1.2.1 Absence of Jacob’s Death

1.2.2 Presence of Jacob’s Death

1.3 Deconstruction ofBeing: Transcendence of Metaphysical Being

Chapter Two Deconstruc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Space

2.1 Jacob’s Room: Finite Room and Infinite Room

2.1.1 Finite Room: A Carrier of Life

2.1.2 Infinite Room: the Holy Land of Thinking

2.2 Room for Men and Women: Freedom and Constraint

2.2.1 Room for Men:Freedom

2.2.2 Roomfor Women: Constraint

2. 3 Deconstruction of Space:Multiplicity ofSpace

Chapter Three Deconstruction of Binary Oppositions in Time

3. 1 Binary Opposition of Objective Time and Subjective Time

3.1.1 Objective Time inJacob’s Room

3.1.2 Subjective Time inJacob’s Room

3. 2 Binary Opposition of Linear Time and Non-linear Time

3.2.1 Linear Time inJacob’s Room

3.2.2 Non-linear Time in Jacob’sRoom

3. 3 Deconstruction of Time--Différanc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雅各布之屋》作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意识流小说,是她文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捩点:既是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模式的彻底决裂,又是其意识流文学实践的第一次试验。尽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出现在伍尔夫作品面世之后,但无论是思想的起源、批判的对象还是理论的诉求,两者之间都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因此,本文将从存在、空间、时间等三个维度,考察伍尔夫在意识流小说《雅各布之屋》之中是如何将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进行解构,并利用创新的文学形式对当时被主流社会所认可的关于本体论的部分观点和现实主义文学进行批判和超越。  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小说中关于主角雅各布的描写在生前和死后的存在和缺失,展现出伍尔夫对存在和非存在,也即本体论问题的独特理解。第二部分,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如何瓦解空间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以及男性空间和女性空间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展现出空间的多重属性,最终实现对形而上学空间观的超越。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文中作者如何解构客观性和主观性、线性和非线性这两组时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揭示出作者想要颠覆传统小说时间观的意图。伍尔夫期望通过意识流的文学形式打破人们把时间空间化和数字化的思维习惯,倡导人们用差异化和运动化的观念重新看待时间。在最后部分,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伍尔夫的意识流文学不仅是文学领域内的一次大胆试验,它还反映出人们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变化。把伍尔夫的意识流文学放在解构主义视阈下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伍尔夫的意识流文学观念的形成和作者文学创作的动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