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顺应论视角下的口译研究——以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为例
【6h】

顺应论视角下的口译研究——以外交部部长王毅答记者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顺应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2 顺应论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框架

2.1 顺应理论的简介

2.2 顺应理论的分析维度

2.2.1 语境关系的顺应

2.2.2 语言结构的顺应

2.2.3 顺应的动态过程

2.2.4 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

第三章 顺应论视角下外交部记者会口译的研究

3.1 语境关系的顺应

3.1.1 交际语境的顺应

3.1.2 语言语境的顺应

3.2 语言结构的顺应

3.2.1 词汇及短语层面的顺应

3.2.2 句子层面的顺应

3.2.3 语篇层面的顺应

3.3 顺应的动态过程

3.4 顺应过程中意识凸显程度的体现

第四章 顺应论在口译中的运用情形

4.1 语境缺失的情形

4.2 源语情感色彩鲜明的情形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口译是沟通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桥梁,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口译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并且口译研究与心理学、社会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结合日益广泛。这种跨学科的结合为口译实践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译员的翻译质量。  本篇论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研究,以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外交部长王毅在2014年及2015年的答记者问交替传译译文为研究文本,从顺应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入手,详细阐述了顺应论在答记者问译文中的应用。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简述了顺应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框架。第二章是理论框架,在简要介绍顺应论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对顺应论的四个分析维度,即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和顺应的意识凸显,进行了论述。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作者结合材料分析译员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运用顺应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顺应论的四个角度如何在王毅部长答记者问译文中呈现。第四章是顺应论在口译中的运用情形,主要分析了在语境缺失及源语情感色彩鲜明的情形下顺应论的应用。第五章为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总之,本论文的意义在于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顺应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价值,以外交部答记者问为材料进行例证分析,希望对口译的研究与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