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论仁孝、仁生与仁创
【6h】

儒家仁学思想的演进与超越——论仁孝、仁生与仁创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现状

1.2.2 港台及海外新儒家研究现状

1.2.3 国外儒学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先秦儒家的仁孝思想

2.1 孔子的孝道思想

2.1.1 孝悌为仁之本

2.1.2 “孝”的层次

2.1.3 “孝”的外延

2.2 曾子的孝道思想

2.2.1 “孝”的本体属性

2.2.2 “孝”的内涵

2.2.3 “孝”的外延

2.3 孟子的孝道思想

2.3.1 孝道的理论基础

2.3.2 行孝的主要内涵

2.3.3 孝与仁政

2.4 荀子的孝道思想

2.4.1 孝道遵从礼义

2.4.2 父子有争

2.4.3 从道不从君

2.5 孝与百姓日用

2.5.1 百姓日用之孝的理论

2.5.2 百姓日用之孝的实践

第3章 宋明理学家的仁生思想

3.1 周敦颐的“生生”思想

3.1.1 “生生”的宇宙论

3.1.2 “诚”的人性论

3.2 张载的“生生”思想

3.2.1 “太虚即气”

3.2.2 “一物两体”

3.2.3 “民胞物与”

3.3 二程的“生生”思想

3.3.1 天理论

3.3.2 “生生”论

3.3.3 修养论

3.4 朱熹的“生生”思想

3.4.1 理与气

3.4.2 理与太极

3.4.3 理与心性

3.4.4 仁与生生

3.4.5 修养论

3.4.6 格物致知论

3.5 王守仁的“生生”思想

3.5.1 “良知”本体论

3.5.2 “仁即生生”论

3.5.3 “知行合一”论

3.6 “生生”与百姓日用: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

3.6.1 “良知”论

3.6.2 百姓日用之学

3.6.3 “启发愚蒙”的平民教育实践

3.6.4 “泰州学派”及其影响

第4章 现代新儒家的仁创思想(上)

4.1 熊十力“体用不二”的创造思想

4.1.1 舍佛入儒 归宗大易

4.1.2 仁即生生 生生即创造

4.1.3 爱智在于归仁 归仁才能格物

4.1.4 评价与反思

4.2 方东美“生命哲学”的创造思想

4.2.1 生命哲学的本体论

4.2.2 生生即创造

4.2.3 创造人性论

4.3 牟宗三的“心性”创造思想

4.3.1 “心性”创造论

4.3.2 道德的形上学

4.3.3 “内圣开出新外王”

4.4 创造与百姓日用:粱漱溟的创造理论与实践

4.4.1 生命与创造

4.4.2 乡村建设的理论创造

4.4.3 乡村建设的实践创造

第5章 现代新儒家的仁创思想(下)

5.1 刘述先“理一分殊”的创造观

5.1.1 “理一分殊”与道德重建

5.1.2 “良知坎陷”新论

5.1.3 系统哲学与人的创造性

5.2 杜维明“天人合一”的创造观

5.2.1 天人创造论

5.2.2 人创造力的限制

5.2.3 儒学三期说

5.3 安乐哲“仁学”的创造观

5.3.1 仁是造就人的整合过程

5.3.2 《论语》若干概念的创造内涵

5.3.3 对中西文化融合前景的展望

5.4 创造与百姓日用:成中英的“C理论”及其应用

5.4.1 “C理论”创立的背景及其哲学依据

5.4.2 “C理论”的理论架构

5.4.3 “C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第6章 超越儒家的创学思想

6.1 创学建构的思想渊源与基础

6.1.2 创学建构的现实基础

6.1.3 创学建构的过程

6.2 创学的理论框架

6.2.1 东方与西方的会通

6.2.2 传统与现代的会通

6.2.3 科技与人文的会通

6.2.4 学者与大众的会通

6.3 创学与百姓日用:“中华文化大学”的创造实践

6.3.1 “中华文化大学”的创办

6.3.2 “中华文化大学”的教学

6.3.3 “中华文化大学”的影响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儒家文化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占主导地位,它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与时俱进、应物变化。本文详细研究了儒家“仁学”的内涵在先秦、近古(宋明理学)和现代三个时期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超越儒家仁学的“创学”思想。
  先秦时期,孔子创立的“仁学”植根于家庭血缘关系。在孔子的仁学体系中,仁是主体,孝是基础,行仁要从行孝开始。孔子主张对父母的“孝”要以“敬”为核心,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子相隐”,“孝”向外推扩就可以“移孝为忠”、“孝治天下”。曾子不仅重视发展孝道理论,而且躬身孝道实践,是孝道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美典范。孟子在继承孔子、曾子等人孝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性善论”作为孝道的理论依据。孟子主张事亲以“诚”,让父母快乐的生活。在父子关系上,孟予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从而形成了“天下无不是底父母”的绝对父权观念。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还将“孝”推扩至“仁爱万物”,使儒家的境界论有了新的发展。荀子是战国后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其学以“礼”为宗,“孝”在其思想中从属于“礼”。荀子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的变化,提出用“礼义”来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孝道应该遵从礼义。在父子关系上,荀子强调从义不从父,在君臣关系上强调“从道不从君”。总的来看,儒家“孝”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成为百姓的日用之学。时至今日,“孝”文化对于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仍然有其积极意义。
  近古时期,以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将《易传》“生生”思想注入儒学之中,系统诠释了“仁即生生”的观点。他们把儒家的“仁”由伦理学范畴提高到哲学本体的高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创新。
  宋代理学家首先将“仁”与“生生”联系起来的是周敦颐,他依据《易经》作《太极图说》,反映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宇宙是生命的流行,圣人的“仁”能够贯通宇宙生命,“仁”即“生生”。张载认为“仁者以生知”,他对《易传》“生生”思想的阐发主要体现在“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和“民胞物与”等哲学观念之中。此后,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都提出了“仁即生生”的观点,该观点被王艮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指导百姓在实践中悟道。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临“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局面,以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以复兴儒学为己任,致力于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他们在继承宋明理学“生生”学说的基础上,将“仁”与“创造”联系起来,从而为儒学增添了“创造”的力量。
  本体是熊十力建构新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熊先生依据《易经》乾坤之义,创立“体用不二”,论证本体是创造之源。他厘清了由“仁——生生——创造”的理论脉络,为中国新哲学注入了刚健的创造精神。此外,他还论证了儒学不但可以与现代科学接轨,而且可以纠正科技的异化发展。方东美认为,《易经》“生生”是“生之又生”或“创造再创造”之义,在方东美看来,人乃得天而生,天通过人来显示其创造性,人必须发挥创造精神才能德配天地。牟宗三认为人的创造性来自乾元,人若能洞彻本心有创造之性,则就可以尽心知性知天。牟宗三还提出“良知自我坎陷”论试图使儒家的仁学能够开出现代科学。刘述先通过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把发自于内心的仁,即生命里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杜维明认为,天的创造力是一个生生的过程,即是动态、开放的和永无止境的过程,人需要通过进取、修养或灵修等形式来效仿天的创造力。美国汉学家安乐哲提出了儒家的“仁”是造就人的整合过程,并对儒家哲学中“天、圣人、和、正名、乐”等若干概念与创造性联系起来。此外,现代新儒家学者继承了儒学注重社会实践传统,将仁学的创造性与百姓日用结合起来。梁漱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倡“乡村教育运动”,通过乡村教育运动来让民众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增强民众凝聚力,引导民众走“人生向上”之路。海外新儒家学者成中英提出的“C理论”是将《易经》思想与管理学结合起来,为儒家思想成为管理日用之学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新儒学的构建仍然是以“仁”为根基,它的泛伦理学色彩仍然较为浓厚,无法彻底解决“仁”何以能够开出现代科学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也不能有效回应时代发展对创造理论和实践的呼唤。因此,建设超越仁学的新哲学是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使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张岱年以其宽阔的“中(中国哲学)、西(西方分析哲学)、马(马克思哲学)”有机结合的大视野,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新哲学纲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方克立、刘鄂培等一批“综创”学派的学者继承发展了张岱年新哲学思想,其中刘仲林在张岱年先生“综合创造”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系列被张岱年称为“创学”的专著,并通过创建“中华文化大学”平台,引导学子和大众共同觉悟践行创造人生。
  孔子的“仁学”思想,在儒学学派内外演进和超越的足迹,反映了在千年“经学”模式影响下,新哲学探索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