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6h】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说明

1前言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2.2观察项目与方法

3结果

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2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3.3 感染患者基本情况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高能量创伤导致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十分常见,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发生感染也时有发生,但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无统一观点。此次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方法:收集自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9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性别、年龄(≤60岁/>60岁)、是否吸烟、有无糖尿病、骨折类型(开放/闭合)、开放性骨折分型(Gustilo-Anderson分型)、闭合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分级(Tscherne-Gotzen分级)、骨折分型(SchatzkerⅤ型/Ⅵ型)、是否有骨筋膜室综合征、ASA分级、麻醉方法、手术时机(急诊/择期)、手术时间(≤150min/>150min)、手术切口入路、是否联合入路、内固定部位等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相关性,探究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在收集资料的29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男性199例,女性94例;年龄17~80岁,平均47.3岁,年龄≤60岁者253例,>60岁者40例;吸烟者105例,不吸烟者188例;患有糖尿病者20例,无糖尿病者273例;开放性骨折45例,闭合性骨折248例;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21例,Ⅱ型19例,Ⅲ型5例,Tscherne-Gotzen分级:1级140例,2级96例,3级12例;SchatzkerⅤ型95例,Ⅵ型198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者11例,未合并者282例;ASA分级:Ⅰ级123例,Ⅱ级118例,Ⅲ级35例,Ⅳ级17例;腰麻92例,全麻201例;急诊手术者35例,择期手术者258例;手术时间≤150分钟者270例,>150分钟者23例;手术切口入路:前外侧入路153例,前内侧入路29例,前正中入路16例,后侧入路23例,前内外联合入路50例,其他22例;采用联合手术入路者72例,未采用者221例;内固定部位:外侧159例,内侧41例,后侧27例,内外侧联合52例,其他14例。在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12例,感染率为4.10%。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χ2=0.049,P=0.825)、年龄(χ2=0.001,P=1.000)、吸烟(χ2=0.015,P=0.902)、糖尿病(χ2=0.917,P=0.338)、骨折类型(χ2=14.496,P=0.001)、Gustilo-Anderson分型(χ2=0.496,P=1.000)、Tscherne-Gotzen分级(χ2=2.988,P=0.347)、骨折分型(χ2=4.560,P=0.033)、骨筋膜室综合征(χ2=15.631,P=0.007)、ASA分级(χ2=6.444,P=0.067)、麻醉方法(χ2=0.029,P=0.865)、手术时机(χ2=0.004,P=0.952)、手术时间(χ2=11.233,P=0.001)、手术切口入路(χ2=3.661,P=0.496)、联合入路(χ2=0.142,P=0.706)、内固定部位(χ2=3.948,P=0.345);可见其中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分型、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时间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开放骨折(Wald=7.909,P=0.002)、骨筋膜室综合征(Wald=7.992,P=0.003)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经研究显示,开放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Gustilo-Anderson分型、Tscherne-Gotzen分级、骨折分型、ASA分级、麻醉方法、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入路、联合入路、内固定部位与感染不相关。因此,对开放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彻底清创,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及时减压处理,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